个项目、超亿元投资集中签约、26个特色产业园区和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发布;“扩投资20条”“稳外资24条”相关政策相继出炉,聚焦推进重大项目,为投资兴业提供更开放便利环境;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发布,用3年时间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半个多月时间里,上海不断放大招,政策“火力全开”,助推经济发展稳健前行。
5G连线、网上直播、云上签约……从智能制造到工业互联网,从集成电路到人工智能,上海经济的主战场上,一个个“新基建”项目签下投资大单,一批批重大工程开工复工,各个产业园区重现繁忙景象。在临港新片区生命科技产业园,招商引资和工程建设都在抓紧推进,一期厂房已建成,一批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领军企业签约入驻,有的已正式投产。“疫情不会放慢我们的发展脚步。相反,很多企业表态要加大投资上海的力度。不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洽谈中,我们还要精挑细选,靠有质量的项目投资一条激活产业链的发展。”上海临港奉贤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曲霞干劲十足:“我们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产业大发展。”
在杨浦长阳创谷,工作室里、咖啡馆前,一派生机盎然,创新创业的氛围正浓。如果不是大家还戴着口罩,已丝毫感受不到疫情的影响。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公司入驻园区才1个多月,已经快马加鞭建好了储充检一体化示范网点,不仅能为电动车快速充电,还能提供电池AI检测服务。“上午已经来了三拨客户,我们选择落户上海不仅是因为这里有广阔的市场,更因为这里有规范、透明的政策环境。上海最近出台了促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发展的具体措施,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快卜总经理陈盛旺带领团队以上海中心加速开展全国布局。
上海有效抗击疫情、积极复工复产的行动,让许多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跨国企业,增强了继续投资兴业的信心。爱茉莉太平洋、松下电器、欧莱雅、麦当劳、勃林格殷格翰等总部在沪跨国企业都先后表示,年在中国的投资扩张计划不变。“稳外资24条”政策的推出,让外企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一季度上海实到外资46.69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3月实到外资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20.8%。这一数字,直接反应疫情后外企对中国长期经济形势的判断。
疫情期间,更让人看到在线新经济的蓬勃力量。无人工厂、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等行业的一批新生代企业,正带动经济加快热起来。上海抓住时机,将加快在线新经济发展作为有效推进疫期防控和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落脚点,聚焦12个重点领域做足新增量的文章,为经济发展寻找新动能。在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看来,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产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具备新业态率先萌发和成长的先天条件。“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大量企业逆势而行,敢于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探索,政府部门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助力市场主体再创新奇迹。”
新民晚报记者叶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