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是什么呢?
我们通常说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
其中我们入门的软件测试接触最多的就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测试。是将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黑盒,在并不考虑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也不考虑代码方面,注重的就是软件产品的功能性需求。今天跟大家分析一下黑盒测试最常用的等价类的方法和边界值的分析法。首先我们要明白,测试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使用各种方法不同,但是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为了写好测试用例,增加测试覆盖率。
测试方法之等价法
所谓的等价法,就是将不能穷举的测试过程进行合理的分类,通常划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我们先来理解下等价类。我们测试经常是要有一个规定的范围的。我们把这个输入的范围看成一个集合,在这个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规定输入1到10的整数,那么和5都是等价的。为什么要这么划分呢?简单的,输入1到10我们可以穷举,但是1到10W呢?不可能每一个都试一下,这样不现实,且效率极低,所以就需要分类测试。所以说,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在每一个类当中,选取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就是等价法的技巧了。通常情况下,等价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效等价类,一种是无效等价类。我们测试过程中采用等价类划分法,一定要先进行分类,有效就是满足需求的一类,无效就是不满足需求的一类。再举个例子:测试一个输入框,需求是输入框只能输入整数有效等价类: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0)无效等价类:小数、特殊字符(+-)、汉字、英文、空格、空、0开头的数字、+开头的数字
测试方法之边界值法
边界值,也叫极值。它是对等价类方法的补充。边界处就是有效范围与无效范围的连接处,大量经验表明,边界处是最容易产生问题的地方,而范围内部往往不会出现错误,所以我们需要注重对于边界值的分析测试。边界值有几个重要概念:①上点:无论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上点都是指边界上的点(开区间上点在域外,闭区间上点在域内)②离点:指离上点最近的点,与区间的开闭有关(开区间离点在域内,闭区间离点在域外)③内点:域内任意的点一个简单的例子:[10,20],上点是10和20,离点是9和21,内点是15举例:(10,20],上点是10和20,离点是11和21,内点是15举例:(10,20),上点是10和20,离点是11和19,内点是15这些点,往往就是测试过程中应该取的值。举一个例子:学生成绩只能是0-的整数,且及格是=60分,那么临界点就是0/60/
可以看到,我们测试的取值就是上点,离点,和内点分别取值作为不同的情况去测试。往往就能覆盖所有的情况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