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软件 >> 在线软件发展 >> 正文 >> 正文

提现软件圈套需要合力破解潇湘晨报

来源:在线软件 时间:2022/11/5

张淳艺

北京市朝阳区的刘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平时经常上网刷短视频。今年4月,她无意间看到一条“听歌猜剧,轻松赚钱”的短视频广告。出于好奇,她下载了这款名为“点点猜歌”的软件,每天花2个小时在软件中答题。等完成任务准备提现时却发现,提现要求突然提高至“猜对首歌”。(10月20日《法治日报》)

不光刘女士,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所谓的听音乐猜歌名赚钱,不过是“提现软件圈套”的又一变种,这和前些年一些软件宣传的“走路赚钱、看新闻赚钱、刷视频赚钱”一样,都逃不脱“看似做任务越多赚钱越多,但任务难度越做越高,且始终无法提现”的套路。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在“提现软件圈套”中,商家事先没有明确、全面地告知消费者提现方式、奖励形式、提现限制等问题,既损害了消费者的信赖利益,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如此,一些软件还打出“轻轻松松赚钱”“提现到账无门槛”等广告语,吸引人们下载App答题、做任务,花费大量时间却无法提现,更涉嫌虚假宣传、诱导下载。

目前,在安智、应用汇、豌豆荚等手机应用市场中,打着“赚钱提现”噱头的App不在少数,涵盖新闻阅读、影音播放、手机输入法、健康运动等多个领域。相关应用下载量最高的超过千万,下载量过百万的也不在少数。然而,这种经营模式的合理性本身存疑,走路、听歌、看新闻、刷视频等行为并不能创造经济价值,用户又怎会通过这类无关痛痒的行动真正有利可图呢?

事实上,真正从中获取利润的只有商家。“提现软件”的背后,是商家以此为诱饵,吸引用户下载使用软件,等到取得足够多的流量,以便拉拢广告投放。这条引流盈利的生意经不仅不会给用户带来好处,还有可能存在风险。因为此类App大都要求用户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有些还需要绑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