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显热:显热主要表现在由于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量转移,比如空气干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的热量。显热表现为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如对液态的水加热,只要它还保持液态,它的温度就升高;因此,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而不引起物质的形态的变化
潜热:物质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作“潜热”物质由低能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时吸收潜热,反之则放出潜热。例如,液体沸腾时吸收的潜热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另一部分用来在膨胀过程中反抗大气压强做功。熔解热、汽化热、升华热都是潜热。
潜热的量值常常用每单位质量的物质或用每摩尔物质在相变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表示。潜热的发生总会伴随着物质相态的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水在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很多的热量而温度没多大的变化。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
“潜热”不能用温度计测量出来,人体也无法感觉到,但可通过实验计算出来。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如计算机房中、工作人员人体发热以及换气带进来的空气含湿量,这些热量都为潜热。
全热:全热就等于显热与潜热之和。
在制冷蒸发器的计算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显热和潜热的,如下换热器软件计算的结果:
16.3%就是潜热了,相当于除湿功能。
所以,在空调环境里,因为空气里含有水蒸汽,所以就要计算其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也就是全热负荷。显热交换器是针对特殊场合只能回收显热的一种单一换气设备;全热交换器适用于需要新风换气和能量全面回收的各种场合,能回收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即全热)的新型新风换气设备。
热交换效率:
全热换热效率计算公式:
x1、x2、x3、----分别代表新风进口、新风出风、排风进口的焓(温度、湿度)值;
Ms--------代表送风质量流量;
Mmin------代表送风和排风中质量流量较小的一个。
在不考虑质量流量差异(也就是新风量和排风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简化成下面的表达式
显热交换效率ηt=(t1-t2)/(t1-t3)×%
湿交换效率ηd=(d1-d2)/(d1-d3)×%
全热交换效率ηi=(i1-i2)/(i1-i3)×%
t1、d1、i1-新风的初温度℃、初湿度g/kg、初焓值kj/kg
t2、d2、i2-新风的终温度℃、终湿度g/kg、终焓值kj/kg
t3、d3、i3-排风的初温度℃、初湿度g/kg、初焓值kj/kg
二、焓值
焓值是温度和湿度的综合,是一个能量单位,他表示在单位空气中温度和湿度综合后的能力刻度,在空调行业,由于主要是对空气进行加热、制冷、加湿、除湿处理,单单比较温度就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因为降温需要冷量,除湿也需要冷量,所以要综合计算。
空气的焓值是指空气所含有的能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
准。焓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kj/kg干空气。湿空气焓值等于1kg干空气的焓值与dkg水蒸气焓值之和。
湿空气焓值计算公式为:
i=1.01t+(+1.84t)d或i=(1.01+1.84d)t+d(kj/kg干空气)
式中:t——空气温度℃
d——空气的含湿量g/kg干空气
1.01——干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kj/(kg.K)
1.84——水蒸气的平均定压比热kj/(kg.K)
——0℃时水的汽化潜热kj/kg
由上式可以看出(1.01+1.84d)t是随温度变化的热量,即“显热”;而d则是0℃时dkg水的汽化潜热,它仅随含湿量而变化,与温度无关,即是“潜热”。
关于空气的焓值通过公司计算会比较负责,我们推荐一个空气的物性软件,供大家下载使用:
软件名称:Airfig(制冷百家)
小工具通过输入已知条件,输出含湿量、焓值、密度、比热以及空气的露点温度,
具有三个功能:
通过干球和湿求计算空气的其他物性;
通过干球和相对湿度计算空气的其他物性;
通过湿求和相对湿度,计算空气的物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