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动画在线渲染服务
7*24小时保障民生热线顺利运行
能力验证试验项目稳固推进……
线下居家封控
线上服务更忙碌
上海软件中心
根据国家和市疫情防控要求
全体员工于3月16日起
开始居家办公以来
在熟悉又陌生的
全新“工作场所”里
中心各个部门
夜以继日远程在线
确保每日如期完成
云端网络支撑项目
创业服务不停歇24小时云支持
+
杨浦基地作为大型创业园区,面对疫情,很多企业选择了居家办公,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嵌入式工程中心杨浦党小组的成员们为入驻团队撑起“空中的一片云”,让入驻的创业团队远程享受到杨浦基地的试制资源。软件在线检测,动画在线渲染服务......一系列的远程试制服务功能通过“云”的方式,使创业团队即使居家办公,也能够使用平台提供的试制服务,降低创业成本,保障企业正常运行。
为了保障嵌入式工程中心杨浦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保障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热线的多门电话在疫情期间的极端情况下正常运行,杨浦党小组每天还安排人员在机房现场加班,做到7×24小时待命,随时响应。特别是在为了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上海实行网格分层化管理后,热线也成为接待市民咨询的重要阵地,咨询数量激增。此时,机房的正常运行,更成了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所不断突破
+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应用的热门领域,也是上海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着力点之一,然而自动驾驶系统也面临着可靠性、鲁棒性、安全性等问题。上海软件中心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所今年与上海汽检、上海交大等单位合作,共同研究自动驾驶测试技术与应用落地,并且将自动驾驶测试作为未来长期研究布局的业务领域。
在目前严峻的疫情条件下,团队面临新购入的高性能主机无法配送、无法连接计算服务器、模型训练算力不足等问题。但团队成员团结一心,沉着应对,统筹安排项目进度,利用居家办公的时间,王瑞云负责研读论文,马泽宇负责算法实现,实习生负责标注数据,并且团队制定了统一的数据标注规范,更快地提升标注效率与效果。团队在线上远程沟通,在数据和方法论层面不断精进,达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效果。
同时,团队成员们主动报名参加了两项与项目相关的全球性和全国性人工智能算法竞赛,一方面可以进行成果的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充数据量。
在标准方面,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所也没有因为疫情而减缓标准制定的工作。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所团队根据多年对人工智能安全性、可靠性的研究,提出了《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治理指南》的上海市地方标准提案。该标准有望弥补了当前国际与国内缺乏标准化、可落地的人工智能治理标准的现状。
高效推进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
+
“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作为由中央网信办牵头联合十六个国家部委共同策划的区块链创新应用工作,自年12月公布后,受到全国各地的强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