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软件 >> 在线软件优势 >> 正文 >> 正文

智能汽车时代,BATH的跨界姿势与逻

来源:在线软件 时间:2023/4/12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一点财经,作者

启鸣,编辑

彦领

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俨然已是诸侯争霸的局面。

赛道里面,有大家熟知的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等车企。他们是主力选手,在红海战场上厮杀正酣,并与传统车企展开对垒。

跟他们并肩而行的,还有跨界而来的科技巨头“BATH”——百度、阿里、腾讯、华为。他们反倒是纷纷跟传统车企展开合作。

总体上,四大科技巨头都在把自己的科技实力,融入到车子当中,用“软硬结合”的打法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细分来看,各家又有各自的入局逻辑:

百度是让技术找到应用场景,从而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华为是用“加法和减法”补齐生态系统;

腾讯是锚定汽车云打造“基础设施”;

阿里意在操作系统深入数字经济。

家家有本不一样的经。

百度造车,“意”在场景

在去年的一档访谈节目中,吴晓波对吉利汽车掌舵人李书福提了个尖锐问题:

怎么看待特斯拉?

李书福似乎洞察了一切,表面上特斯拉在造车,本质上是要构建它的线上技术。造车,只是它构建线上技术的载体。它的市值上涨背后,投资者买的是线上能力的形成。

不管是吉利这样的传统车企,还是小鹏、威马这样的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上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下一步是智能化,拼的是线上技术。

几乎就在节目播出的同一时候,百度跟吉利成立了集度汽车,正式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在典型的互联网巨头当中,百度应该是首个如此全面且深度入局新能源汽车的。

那么,百度为什么要造车呢?《一点财经》认为,其实跟特斯拉入局新能源汽车有相似之处,即挖掘更多技术的应用场景,构建线上能力。

这得从百度整个的发展维度来看。

在PC互联网时代,对BAT有这么一个描述: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阿里的运营。技术,一直是百度的立身之本。

无论在哪个行业,技术必然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企业不是纯碎的学术研究所,其研发的技术还要考虑商业化,需要寻找承载的场景,才能给公司安上发展引擎。

从PC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APP让平台形成信息孤岛,各家都建起自己的内容护城河,百度的核心技术搜索功能被弱化,再叠加战略投资上的部分失误,百度逐渐跟阿里和腾讯拉开差距。

不过,百度的技术依然很能打。年,百度用“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战略重新梳理打法。在此战略下,用场景承接技术成为百度的核心打法之一。

在“夯实移动基础”方面,百度衍生出了智能小程序等业务形态,用更多移动场景承载搜索等技术,让用户更多地停留在百度生态里,将流量变成留量。

在“决胜AI时代”方面,李彦宏去年提出八项技术是AI时代决胜未来的关键:自动驾驶、数字城市运营、机器翻译、生物计算、深度学习框架、知识管理、AI芯片和个人智能助手。

这八项技术,几乎都可以在汽车智能化里找到应用场景。自动驾驶已经是大势所趋,而机器翻译、个人智能助手等,都能跟智能汽车产生深度联系。

并且,一些技术在智能汽车上,能产生广阔的场景应用空间。拿自动驾驶来说,麦肯锡调研显示,49%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全自动驾驶“非常重要”。相比之下,德国和美国的这一数据仅16%。

另外,麦肯锡还预测到年中国自动驾驶车辆将占到乘客总里程的66%,自动驾驶汽车销售收入将达亿美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将达1.1万亿美元。

瞄准智能汽车在承载技术上的广阔空间,百度在年成立IDG智能驾驶事业群组,下属自动驾驶事业部、智能汽车事业部、车联网业务。这三个主要业务领域,统一被包装为Apollo品牌。

到现在,Apollo主要有三种商业模式。一是无人车,以萝卜快跑为主;二是主机厂商,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三是亲自下场造车,以集度汽车为主。

三种商业模式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任务,即将百度的智能驾驶技术推广出去,落到更多的应用场景上。

无人出行方面,百度的萝卜快跑今年第一季度提供了19.6万次乘车服务。不过,无人出行要完全落地还太过遥远,市场容量有限,很难短时间内为百度打开更广阔的场景空间。

为主机厂商提供解决方案方面,最初百度规划与5家传统车企合作,目标是从年开始,搭载百度车联网与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量产,到01年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

然而,百度与一些传统车企的合作并不顺利。他们面对互联网企业递过来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还是抱有谨慎态度。

于是,自己亲自下场造车就成为必须要走的路。百度与吉利合作的集度汽车应势而生,用硬件制造去推广百度的软件技术。

这条路,乔布斯此前也走过。他曾说过:我是为了能应用更好的软件,而造硬件的人。

如果苹果仅仅开发iOS系统和软件生态,不去做手机、电脑等硬件,那么就难撑起庞大的市值。当然,如果没有软件系统,苹果硬件产品的魅力也会逊色许多,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百度来说,其未必一定要卖车来换取收入。它更需要的是,让搭载在自家车上的智能技术扩散到整个车圈。

销量不是关键,影响力才是。

最近,百度连续在智能汽车的软硬件上发力,扩大在智能驾驶上的影响力。

今年5月底,百度地图被并入IDG事业群。这意味着,一方面百度在智能驾驶上的“车路行图”四张王牌正式拼齐,另一方面百度在智能驾驶上的体验再上一个档次。紧接着6月8日,集度汽车发布首款概念车ROBO-01,这款车里融合了大量百度的智能技术。

百度的造车行动,也让自己抓到实打实的发展红利。

今年一季度,百度包括云计算与自动驾驶等在内的非广告收入为57亿元,同比增长35%,远高于百度核心收入4%的整体增速。

当然,百度在汲取技术红利时也不可掉以轻心。隔壁华为也在全力入局,技术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华为:做加法和减法

跟百度一样,华为在造车路上,也遭到来自部分传统车企的“排斥”。

去年,有投资者问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陈虹直言不能接受,并对原因做了一个比喻:

“这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壳。”

华为对此回应:HuaweiInside模式目前只是3家,不可能也没有精力与所有车企都用这种模式。

华为口中的“HuaweiInside”,正是陈虹所说的“灵魂”。

到现在,华为跟四家车企形成合作并落地了产品:北汽极狐的阿尔法S、广汽的埃安、长安的阿维塔,以及金康赛力斯的问界。同时,也形成了三种模式。

其一是零部件的供应商,即华为为车企提供软硬件配置,比如华为HiCar,HMS套件等。

其二是HuaweiInside,即华为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业内有句话这么描述:“除了底盘、轮子、外壳和座椅,剩下的都有华为技术”,比如北汽极狐阿尔法S、广汽埃安、阿维塔11。

其三是智选模式,即前面两种模式的集合体。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以及渠道销售。7月4日发布的问界7,采用的就是华为智选模式。

即便已经无限接近整车制造了,但华为仍然坚守“不造整车”的底线,这源于近两年前的一封文件。

00年10月底,任正非在一封内部文件中表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这份文件的有效期为三年。

近两年过去了,很多问题逐渐变得清晰,即华为为何造车,以及为何不造整车?这涉及到:

战略的加法和减法。

年,华为提出在5G时代的“1+8+N”战略,即智能手机+平板、PC、穿戴、智慧屏、AI音箱、耳机、VR、车机+更多的终端设备。

“1+8+N”的加法战略背后,有着特殊的背景。面对西方国家的“卡脖子”,华为在智能终端上无法全力押注手机,必须把目光转向全场景终端,打造自己的智能生态,减少对手机的依赖,由此缓解“卡脖子”带来的经营风险。

今年4月,华为将消费者业务BG更名为终端BG,并表示除了消费者业务,还将长期投入面向政府及企业的商用产品。由此可见,手机等消费者业务被“卡脖子”的压力仍在继续。

另外单纯从商业进化来看,华为也必须进入汽车领域,开拓更多的终端赛道。

近些年,苹果、小米都在打造自己的“终端全家桶”。谁能把各个终端打通,实现万物互联互通,谁就能赢家通吃。就好比习惯了苹果或小米生态的消费者,不管是手机、平板还是手表,都会优先考虑原有生态里的产品。

智能汽车也被当做“轮子上的超级手机”,这个智能终端在下一个时代比手机还重要。对于华为来说,不管愿不愿意,都得入局。更何况,车机终端是“1+8+N”里“8”当中,拥有庞大市场规模和巨大市场潜力的领域。

有人说,华为比百度、小米等科技厂商的资金实力更为雄厚,为何后两者全力布局整车制造,而华为迟迟不肯入局呢?

这关系到战略的减法。

事实上,相对百度和小米。华为的业务触角更为广泛,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在手机业务遭遇波折减少一大收入渠道后,华为在其他业务上的资金使用都需要更谨慎。

去年年初,任正非在提到华为云的战略打法时提到,“不可能简单采取跟阿里、亚马逊一样的道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他们有用不完的美国股市的钱。”

造车,众所周知是件极其烧钱的业务。去年蔚来的李斌表示造车门槛已经提到亿,小米在入局造车时专门提到有亿的资金准备。一旦华为入局整车制造就没有回头路,那么在资金的安排上也会背负上压力。

比起纯粹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更为关键。比亚迪的王传福在谈到小米造车时表示,亏50亿是小事,时间成本是大事。很有可能一条路线的错误,就白白丢失了三年,这个是再多钱都换不回来的。

对于华为来说同样如此。新能源汽车现在竞争愈发白热化,一旦入局整车制造,没个三五年看不到具体的格局。华为正处在战略调整期,再进入到一个需要长期拉锯战的领域,时间成本昂贵。

这个时候,最好的战略就是做减法。不再增加作战面,战略打散就没有战斗力了。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华为在造车上,更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