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世界文化遗产,因其众多精美建筑、无数珍藏文物、极高历史文化价值而举世闻名。
在离故宫上千公里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西北,有一座占地上百顷,比故宫紫禁城面积大12万平方米的都城遗址已抖落历史的尘埃,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凤阳县一张新的文化旅游名片,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人讲述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游客与AI虚拟人交流
沉睡年,都城重放荣光
洪武二年(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自己的家乡临濠建造中都。中都以高标准高规格营建,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今被发掘出来的诸多精美石雕和建筑构件,无不透露着当时兴建的用心。然而,洪武八年(年),朱元璋以“劳费”之由“诏罢中都役作”,改南京为都城,明中都的地位下降,并逐渐被人遗忘。
▲明中都遗址出土瓦砾
历经多年风雨侵蚀、战乱毁坏,许多宫殿的遗迹被深埋地下,直到年历史学家王剑英开始对明中都遗址的考察,重新让人了解这座皇城曾经的“荣光”,对明中都的发掘和保护也随即展开。
年12月,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授牌,成为全国36个大遗址公园之一,是安徽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保护规划效果图
年3月,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京揭晓,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这也是安徽继年固镇垓下大汶口遗址之后,12年来再度入选的考古项目。
AI虚拟人亮相,焕新遗址价值
今天,经过发掘和保护的明中都遗址公园已成为凤阳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标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游览。年,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榜单。
作为一座有多年历史的都城,明中都上承宋元,下启明清,开明清都城规划布局之先河,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背后蕴含着许多的故事。普通游客如果提前没有做足功课,也许会因为看到的只是大片的空地和残垣断壁而感到索然无味。现在,游客在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有了一个新的方式了解明中都。
本周,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合肥工业大学、科大讯飞合作的大遗址文化内涵叙事化展示与交互技术展示在遗址公园游客中心处进行展览。本次展览集中了国内在遗址文物数字化领域及相关技术、产品落地的强势支撑单位,按“理论方法研究→软硬件协同研发→遗址现场部署应用”三层递进体系进行设计。展出了包括中都虚拟导游一体机、VR、AR等多款产品,带给游客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游客佩戴VR设备了解明中都遗址
在遗址公园的遗址游客中心,游客通过讯飞专门定制的中都虚拟导游一体机向AI虚拟人小可提问,如:明中都有多大、明中都有什么价值、明中都的布局是什么样。小可会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为游客答疑解惑,通过多轮对话,让游客了解中都遗址的历史、现状、文物、保护规划等知识,传递遗址价值。
00:59可爱、博学的小可吸引了不少游客,尤其是小朋友的围观。
讯飞AI虚拟人,带来数字文旅新玩法
近几年疫情给传统文旅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的同时,也让行业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线上直播、云旅游、沉浸式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始涌现。
年,文旅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从多个角度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作为推动数字文旅发展的重要产品,AI虚拟人的应用层出不穷。国家博物馆、云南、青岛等多地都已推出了AI虚拟人作为虚拟导游或城市代言人,受到Z世代人群的欢迎,有效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品牌价值。
早在年,讯飞就开始了AI虚拟人领域的探索。年10月在业内率先发布虚拟人交互系统1.0,具有多模感知、情感贯穿、多模表达、自主定义四大特点。如今,讯飞AI虚拟人已在医疗、金融、媒体、文旅等多个行业上岗。此次,“大遗址文化内涵叙事化展示与交互技术展示”中的中都虚拟导游一体机,就是讯飞AI虚拟人在文旅行业的代表性场景应用。
▲游客与AI虚拟人交流
旅游圈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得IP者得天下。在文旅领域,科大讯飞利用已有先进的语音合成、语义理解、语音识别和虚拟人等AI核心技术,打造出有人设、可交互、可传播的IP形象。根据景区的文化特点定制个性化形象,让虚拟IP成为景区的专属代言人。提供周边信息、出口位置、酒店住宿、景点导航、路线指引、出站问题查询、航班信息和登机口信息查询等服务,通过地图、动画等多种方法,结合AR、VR、一体机、移动端等形式向客户展现景区的故事背景、游览的流程和地点,提升客服接待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应用场景包括:
线下景点介绍:利用虚拟人音视频生产系统,提前录制内容,结合景区的大屏,进行景区特色、行程路径、美食介绍等宣传,以新颖、特别地讲解模式吸引人们的目光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