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他们除了因为炒作“web3”、“元宇宙”等概念管理了一波市,各种迹象仍然显示,这些公司在web3业务上的实质性进展仍然有限。甚至到目前,meta等公司投入甚巨,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却像上了瘾一样“乐此不疲”。
文
金融八卦女作者:胡扒依
···
最近,没有任何社交媒体的星爷周星驰,破天荒地开通了Instagram(下称INS)账户,他说他要在漆黑中找寻鲜明出众的Web3人才,要求熟悉Web3、有项目管理经验、有头脑又宅心仁厚。
工作范围就一条,帮他建造创意未来。还附上了报名tag,星爷说,他会亲自拣人。
有报道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星爷便已经为进入NFT行业(web3的其中一个分支)做准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真正入局。但随着社交账户的开通,星爷显然认为,时候到了。
这条动态的图片上,戴着口罩和鸭舌帽的星爷,用记号笔写下了两个字,大大的“请人”分外醒目。不过,他早就不是娱乐圈第一个吃web3螃蟹的人了。如果算上科技大厂,从“web3”外争相涌入的大厂资本,也比比皆是。不过真正吃到肉的,并不算多。
1.
/明星们“小打小闹”,
挣了点小钱,也面临崩盘/
短短一周时间,虽然一共只有两条动态,但星爷的INS账户已经累计突破23万粉丝,这足以说明星爷的江湖地位。
不过,粉丝数量暴涨的另一个侧面是,假使星爷的NFT项目开始通过这个社交账户进行推广,加之个人影响力带来的报道流量,初期用户一定是不缺的。而且,娱乐圈这么做的,远非星爷一人。
比如娱乐圈著名“网瘾中年”林俊杰,他除了是著名歌星,同时还是资深电竞游戏《Dota2》玩家。除此之外,他还为这个游戏专门录制过名为《时光守护者》的音乐包,并且在年上海举办DAC时也在现场演绎了主题曲《黑键》。在去年1月,他甚至成立了自己的游戏战队,可见他对于这款游戏感情的深厚。
除了游戏,《Dota2》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饰品系统。游戏中的英雄们,模型可以通过饰品变得更好看,类似王者荣耀的皮肤。
但跟王者荣耀不同,Dota2的英雄饰品,是可以通过交易系统贩卖的,由于稀缺度的差异,有的甚至能炒上天价,体验类似炒股。
种种迹象显示,林俊杰在后来进入了元宇宙与NFT行业,与他长期接触dota2的饰品交易,显然有一定的关联性。
在年11月,元宇宙概念大火之后,林俊杰花费12.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8.3万元)在分布式大陆(Decentraland)上购置了三块虚拟地产,这一年,林俊杰也刚满40岁。
当然,在web3“炒地”远非林俊杰最大的追求,他在今年收藏了很多类似“无聊猿”,“蒂芙尼”的NFT产品,同时,还加入了一个叫ARC的NFT社区。
新加坡亿万富翁PeterLim之子KiatLim与植物油供应商巨头MewahInternational背后家族传人ElroyCheo于今年1月份共同创立的。有意思的是,这个社区并不认为自己是Web3,而是与Web2进行连接,因此自称Web2.5。
而在年的第一天,元宇宙平台Ezek联合周杰伦名下潮牌PHANTACi限量发售了“幻想熊”NFT项目,在项目上线的40分钟内即告售罄,赚了超过万元。这无疑给还在观望的场外明星狠狠打了一针强心剂。两个月前,他已经与亚洲艺术代理商索卡艺术(SokaArt)合作,推出了方文山X周杰伦联名限量版《庞克猫史汀》(青花瓷款)公仔,并且附有NFT防伪认证。
要知道,周杰伦唱了20多年的歌,到现在每年的音乐版权收入,也不过一个亿多一点点。
而且,周杰伦在web3领域的参与度,相比林俊杰其实更为深入。因为在今年9月份,他拿出一首18年前没有发布的歌曲《纽约地铁》,和《晴天》《青花瓷》《搁浅》《爱在西元前》一起送上了区块链,唤作“周杰伦Demo空间”。用户可以通过特定APP进行购买和收藏。
这款产品现在还在卖,有人进入这个软件看了一下,想要获得这个“周杰伦demo空间”,可以花费20元抽取盲盒,通过不同等级的数字钥匙获取不同权益。
很显然,为了获得最高等级的权益,一定会有用户花费大量金额抽取盲盒,周杰伦能获得的分账收益可想而知。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在国内,数字藏品等web3行业仍然属于法律尚未完善的地带,至于国外,根本没有法律可言。因而这些在海外web3行业“淘金”的“中老年明星”们,除了要遭受市场的毒打,不可避免地要给web3行业的骗子和黑客交学费。
比如林俊杰先前买的虚拟地块,原本合计价值接近80万,但截至年8月,他购买的三块地价值分别为.19美元、.11美元、.02美元;分别下跌81.5%、80.1%和80.4%。至于访问量也不复此前的火热,用“门可罗雀”来形容,毫不过分。
再比如,周杰伦在今年愚人节的时候,他在INS上说自己收藏的无聊猿NFT被黑客偷了。根据统计,在这次黑客攻击中,周杰伦丢了4枚NFT头像。在被黑客转手之后,就是54万美金的入账。
当然这个学费对于周董来说,他是完全交得起的,毕竟他也不指望这几个头像来挣钱。
但在全球范围,把web3等相关行业当作一个战略业务的科技公司不在少数,无论是国外的谷歌、微软、脸书(现meta),还是国内的中青宝、百度、天下秀、腾讯幻核等公司,均是如此。
但到目前为止,他们除了因为炒作“web3”、“元宇宙”等概念管理了一波市,各种迹象仍然显示,这些公司在web3业务上的实质性进展仍然有限。甚至到目前,meta等公司投入甚巨,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却像上了瘾一样“乐此不疲”。
2.
/大厂们“愈挫愈勇”,
到头来只是“陪老板玩”/
年10月29日,美国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脸书)更名为meta,“梭哈”元宇宙的雄心壮志呼之欲出。在一个月前,扎克伯格的个人财富涨到了亿美元的峰值,facebook的股价高达美元/股。
在改名之后,Meta的业务也分为两大块,其一是以Facebook为核心的社交网络业务,其二是元宇宙相关业务为核心的虚拟现实实验室RealityLabs业务。
而且,扎克伯格的话并不完全是在放卫星。根据今年5月TheVerge发布的报告,Meta虚拟现实实验室部门人员已超名,一年之间增加人,部门总人数也占到公司总员工的21%。
但Meta只有社交媒体的底子,其他领域的经验并不充分。因此在前期磨合阶段,产生亏损几乎是必然。而这一点在今年2月发布的Meta财报中也有所体现。财报显示,年RealityLabs部门亏损亿美元。而在前面两个年度,亏损分别是45亿美元和66亿美元。
甚至在最新发布的年第三季度财报中,Meta的净利润只有43.95亿美元,同比大跌了52%,这不得不说跟公司持续加码的元宇宙业务高度相关。
所以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十分直接,Meta公司的股价也在年财报公布当天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亏损,股价暴跌26%,市值蒸发超过亿美元。根据媒体的估计,年Meta在元宇宙业务板块的亏损,也会超过上百亿美元。
而种种迹象也表明,长期的高投入与高亏损也让Meta内部产生了一些分歧。
比如在10月24日,AltimeterCapital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radGerstner公开致信扎克伯格与Meta董事会,信中说到,分别是至少裁减20%的员工开支,投资支出从年亿美元削减至亿、专注在AI领域投入,以及将元宇宙资金投入控制在50亿美元以内。而从目前的亏损额看,Meta在元宇宙业务的投入远高于此。
在天量投入之后,Meta收获的嘲笑比赞许似乎更多。比如在8月16日,扎克伯格在脸书上传一张虚拟自拍,以庆祝元宇宙社交平台HorizonWorlds(地平线世界)在法国和西班牙上线,这也是该平台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市场之外的又一次拓展。
照片中,扎克伯格手持摄像机进行自拍,他的背后是两座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大教堂。扎克伯格配文称,期待用户能够在HorizonWorlds里共同探索交流,创造使人“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
但由于这张照片建模的简陋程度,不但不像几十亿美元投入的结果,甚至直追90年代的初期PS游戏画面,因此有网友甚至在该条脸书下评论:“就连PS1(年发布的游戏机)上的天线宝宝游戏,都比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做得好。”
更近一点,在两周前的Connect大会上,马克用一分钟的视频,展示自己用虚拟身体在元宇宙中灵活运动。
但很快这段视频被网友认为是“造假”,网友们说,这里使用的并非是此前Meta提出的头显全身动捕技术,而是通过第三方动捕技术完成的。
所以,前前后后花了快亿美元,扎克伯格进军元宇宙和web3的梦想,很快因为长期的亏损与公司估值的暴跌,内部支持者的变少,而变成了扎克伯格的“自娱自乐”。
在Meta公司内部的两位员工说,一些重要的元宇宙项目甚至被称作“MMH”,翻译过来就是,“让马克(扎克伯格)开心”。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兆头。
3.
/改头换面的元宇宙和web3,
不过是一场圈钱的游戏/
但在国内资本市场,元宇宙和web3却改头换面,成了另一种模样。
比如前段时间,中青宝在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