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列篇章,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从智能制造到新基建,从“互联网+”到国家大数据战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数字化特征,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线消费、教育、娱乐、办公等线上服务需求快速扩张,服务行业数字化一路高歌猛进。
对于服务行业数字化,在《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实体服务“数字化”加速,虚拟服务加快“实体化”转型。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中关村软件园是全国信息产业的聚集高地,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服务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实体服务“数字化”加速
记者注意到,一方面,教育、医疗等各种实体服务的“数字化”受疫情影响而全面加速,数字内容、在线教育等领域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从中关村软件园年企业发展中便可看出端倪。《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该园区内的滴滴、跟谁学、立思辰、网易有道、腾讯云都是为交通、教育等线下实体服务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他们年的收入均获得了一倍甚至两倍的增长。
其实,不仅中关村软件园的企业表现出这些特点,放眼全国乃至全球,众多提供IT、数智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因此受益匪浅。例如,阿里云钉钉在疫情期间增长了1亿多远程教育用户数;华为移动医疗目前已经服务超过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医疗行业提供全面覆盖、安全可控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可以说,年是实体服务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商们快速发展的特别一年。这些企业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工作更加方便、智能、快捷。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也指出,疫情之后,他们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和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业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