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盗窃者必曝!
2月份疫情期间在家,文章发布过,最近又想了很多往事细节,感慨万千,文章做了些改动,重新发布,仅以聊慰那些死去的岁月!
古人有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今以来,多少亲人为了利益反目成仇,多少亲戚为了利益不相往来,从最初的相濡以沫,到最后相忘于江湖的例子,数不胜数。这是切肤之痛,也是人性之痛。
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忆往昔亲人之情,叹今朝反目成仇,不堪回首,就让往事随风飘散。
往事随风①.志同道合,相见恨晚
早在9年前,也就是年春天,我就全面加入了自主创业的大军队伍中,成为了自由职业者的一员,开始了自己的漫长创业历程。
万事开头难,创业起初,人手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开着一台电脑,守在几平方的套房间里面,就开始了漫长的创业征途。那时候,中国的跨境电商正处于风口期,基本就是随便做随便有单的那种,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上传产品,接收订单、处理订单、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兼运营、发货、客服于一身,整个人像陀螺一样,每天不间断地运转着。
早期基础跨境电商1.0时代,拼的是人力,于运营而言,没有太多技巧,基本就是“铺货”、“铺广”的粗放思路,换句话说,谁铺的产品多,谁接收到的订单就多。就这样单打独斗做了一年多,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我意识到了人力的重要性,如果有合伙人的话,我可以创造两倍、三倍,甚至是更多的利润。而这样的生意,只有自己人合适,于是,在这种的情况下,我的一个远房表弟加入到了我的创业阵营中,股份占比为7:3,我70%,他30%的比例。
表弟中专毕业后就出去社会了,在技校的时候也学了一些技能,出去社会后就直接去了厦门的一家动漫公司做设计,浑浑噩噩混了几年,也没有混出个名堂来。有一年春节走亲的时候,阿姨就让我帮忙带带他,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加入到了我的创业阵营中。
虽说人心可畏,但对于表弟的人品是,我是放心的。因为从小就经常一起玩,对于他,我是完全放心,而姨妈从小待我家就不错,所以,和小表弟的合作一直相安无事,愉快配合。平时,他主要是帮我打点杂,采购产品、发货、处理退换货等诸如此类琐碎的事情。
人品第一,做事第二人品第一,做事第二,一直是本姑娘的座右铭!
互联网经济时代,跨境贸易这个行业高速发展,到了年的时候,卖家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速卖通、易贝等这类平台的卖家开始高度聚集,大家都从上搬移产品,必然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产品高度同质化,订单碎片化,利润压缩化,这个时候,中国的跨境电商开始进入了2.0时代,很多平台基本过了风口期。普通的产品,利润变得非常微薄,瓶颈问题暴露无遗。电商2.0时代,如果还是1.0时代的那种粗放式打法,必然会被淘汰,因此,我们直接面临着模式升级和转型的问题。做精品的思路,才能获取平台更多的流量支持,进而获取更多的订单。由于我和表弟都没有产品经验,看着订单逐渐枯萎,一时间有点茫然和不知所措,但因做得早,勉强还可以赚到一些钱。
早期国内的跨境电商氛围还不是很浓。年春,回家参加堂哥的婚礼,无意中说到了跨境电商这个行业,堂哥因为长期在莆田干活,非常了解莆田那边的情况,那次谈话,给了我非常多有用的信息和思路。
我这个堂哥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初中毕业就出去工地干活了,16岁就出门,结婚的时候36岁(我们老家那边有先生子再举办婚礼的习俗)。在外奋斗20年,从最早期在南京打金和维修手表,中间开过小超市、店面到最后在工地做泥水,前前后后,几经波折,始终是没有赚到钱,按照老家人的说法就是:他这个人没有赚钱的命,一辈子都赚不到钱。即便如此,但堂哥为人却是十分大方和豪爽,而且,人其实极聪明,年纪轻轻就学会维修各种表手艺、打金手艺、泥水工地手艺等,很多都是无师自通,除了学习能力强之外;另外,他的市场嗅觉特别好,尤其对于新品的开发,这点在后期的合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中间经过几个月的接触,年夏天,在堂哥象征性补缴了20万块之后,正式加入了我们的创业团队,于是,三人合伙制正式形成,成立了公司,各自占据着大约33%左右的股权。
创业合伙人团队确定下来后,我们各司其职,我负责线上运营,堂哥负责产品开发、采购、质量把关和价格把关,小表弟则是负责仓库以及所有打杂的工作。
我们信心满满,在构想着1+1+13的思路下,热血沸腾,都有着相见恨晚和志同道合之感。这就是我们早期的创业团队雏形。
1+1大于2效应②.小试牛刀,扬帆起航
小公司成立起初,我们的思路很清晰,针对目前平台上人满为患,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情况,我们打算从产品改革入手,走产品差异化路线。
起初,我们在开展运营的有速卖通、易贝、亚马逊等平台,起初,亚马逊做的比较一般,很多收益主要来自于速卖通平台。在大量做了市场分析和数据分析之后,堂哥提出了做汽配产品和仿牌产品两个方案。
岁月如梭,时节如流,6年过去了,时过境迁,有时候想起来,不得不佩服堂哥的产品眼光和市场嗅觉能力。对于汽配,当时在平台上算是小众类目产品,但卖家极少,几乎没有,完全是一个蓝海市场;而对于仿牌行业,起初,我和表弟是持着“排斥”的心态去接收,误以为做仿牌不光彩,生意要能持续永恒发展,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年轻和幼稚,岂不知:互联网本身就是快餐式经济,从业者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寻找新的风口进行快速资本积累,做品牌,做持续生意对于中小卖家而言都是浮云,中小卖家需要的是莆田人的那种思维,就算是上市超级卖家公司,为的也是上市后的大量套现。互联网经济,没有人会想着做长久的生意,即便是马云,也是每天都在寻找新风口。
互联网经济风口,母猪都会飞起来经过好些日子权衡利弊后,我们还是决定从仿牌业入手。在入手这个行业之前,堂哥给我们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讲了莆田那边很多成功的案例和模式,包括莆田人“赚快钱”的生意思维,以及大量莆田卖家一夜暴富的例子,慢慢地把我们保守的产品思维扭转了过来。堂哥对于手表非常熟悉,一开始,我们就直接从仿表下手,小试牛刀。因为团队前期花了很多的时间去论证产品这个问题,导致我们上产品计划一再拖延,一直拖到14年的国庆后才着手选款,直到14年双十一的前一个星期,我们才完成速卖通店铺上个仿表产品的粗糙上传。做过速卖通平台的卖家都知道,双十一是平台一年中最大的一个节日,流量暴涨,订单暴涨,当年的速卖通双十一,一度夸张到让西班牙、巴西等几个国家的邮政物流系统瘫痪。
世间之事,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于14年的双十一,我们其实是没有抱着任何希望的,毕竟上传产品太晚,基本接近双十一的前夕了,产品没有任何沉淀和权重,如果说,个产品没有成交一个订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年双十一的情况,着实把我们吓了一跳,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个产品出了26个手表,每个订单的平均利润是1元,相当于说我们的单店铺利润差不多3万多,投入成本差不多1.5万。于此同时,我和同学交流了情况,她做服装,双十一出了0单,每单的利润平均是10元(速卖通价格极低),总利润差不多2万,投入成本差不多6万。1.5万成本,3万利润,发26个包裹,对比6万成本,2万利润,需发0个包裹,两下一对比,我们的思路顿时豁然开朗了起来。
稳妥起见,我们两条腿一起走,以此同时,我们的亚马逊平台也在进行,中期的亚马逊平台重视listing排名,不再是简单电商1.0时代的那种铺货思维。亚马逊平台重产品,轻店铺,因此,listing的优化至关重要。当时,我们在亚马逊上主要是售卖女装,仿牌产品就不要想了,亚马逊平台对于仿牌产品一刀杀,即使是外观侵权都不行,没有任何卖家胆敢触犯他们的红线。相对于速卖通这样的低价平台,亚马逊平台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是一个高富帅平台,加之中期做亚马逊的卖家不会太多,竞争不会太残酷,订单和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早期,我们比较保守,基本都是自发货订单,FBA只有做极少量爆款,脚步不敢迈得太大,满足于现有的收益,不敢走批量化和扩大化道路。
分工明确,创业初期过程中,我们始终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一切似乎风平浪静。
③.高速发展,快速扩张
小小的尝试动作立刻让我们从这个行业就尝到了甜头,我们开始变得非常理智起来,这个时候,堂哥建议我们采用莆田人“批量化”的思维进行大量扩张,趁速卖通、易贝等一些平台还没有完全力绞杀仿牌之前,快速成倍地增长我们的收益。
这中间,我们听说了很多莆田人的聪明之处,莆田人,被号称为“东方犹太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批量化思维,即:模式可行之后,就立马大面积铺展开来!
于是,我们重新租一个平的办公室,实施我们的批量产计划。
计划实施的第一步依然是速卖通平台。
Aliexpress这个平台,在年前,开店铺门槛非常低,一张身份证加一个手机号就可以搞定,而且,对于开店数量不限制,于是,我们把身边的亲人好友身份证借个遍。
我们斗志昂扬,信心十足,加大火力和速度,年春天,我们手上已经拥有16个店铺账号。店铺在手后,我们精心做好一个店铺,在店铺里上传多个产品,都是仿品,然后,利用全球交易助手和店小秘等一些软件工具,批量化修改产品差异化信息(比如标题、型号、价格等),然后批量上传产品到16个店铺中,一个月之内,我们线上15个店铺同时在售卖,死掉1个店铺(因为速卖通偶尔会做人工审核,99%都是机审,人工审核到后,会象征性处理一下,那会的平台,对于仿牌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做这些平台仿牌订单有一点好处:就算账号挂了,订单如果正常发货,没有被提起纠纷的话,钱是拿得回来的。
因为店铺在运营的过程中,偶尔挂点号是正常的,这个在我们后期运营的过程中多少都会出现,至于原因就很多了,比如:极少数奇葩买家恶意举报、平台象征性处理等。这个行业,没有%的成功比例,但是,我们只要控制一定的成功率就够了,这个道理和你发个订单,被海关扣了5单,你还赚了95单,其他5单就当做扔掉了的道理一样。
速卖通平台最高峰的时候,我们有15个店铺,同时在线售卖,一时间,仿牌的订单多了起来,每天保持三十多单的数量,因为考虑到订单数以及产品性质配比,我们价格不敢做的太高,还是相对保守了一些,扣除各种成本,日均利润控制在2W左右。仿牌订单包裹包装非常耗费时间,那阵子,表弟成了陀螺一样,每天处理着大量的包裹、物流事宜;堂哥也成了陀螺,每天忙于采购、检货以及和厂家退换货的事宜;而我,就相对简单和清闲了一些,因为前期大量的工作已经做好,对于平台上的工作,每天主要就是处理了一下站内信、询盘以及订单导出模板事宜等,时不时优化一下线上产品,提升一下产品在平台上的排名。仿牌行业的一个性质就是:订单不需要你做很多,因为暴利,不像普货,你卖一单别人做普货的要卖几十单,做的相对轻松。
我在这里就不再累述仿牌这个行业,关于仿牌这个行业的条条框框和各种潜规则、推广和收款问题,我在其他的一篇文章有通篇解说过,有兴趣自己可以去看下:
解说跨境电商独立站仿牌收款通道,信用卡通道,仿牌广告与市场
计划的另一方面是亚马逊路线。
上文已经说过,亚马逊上是不可能允许做仿品的,所以,我们一直做创业以来最熟悉的女装产品,货源都是来源于泉州和石狮那边的工厂,连衣裙、牛仔裤、泳衣、外套、二件套、毛衣、运动服等都做,其中连衣裙Dress做的最多。
这个平台比较苛刻,平台对于账号的关联性控制得非常严格,一条网线加一台电脑只能用于一个账号,否则账号关联,会被全部关闭。我们在办公室采购了8台机器,同时拉了五六条的宽带,一个办公单元能用的网络端口数都用光了,移动、电信、联通等能拉的网线我们都拉了,一个IP就是配置一个电脑,用在一个账号上,剩下不够的,就租用阿里云服务器。对于注册材料,年以前,亚马逊美国站对于营业执照要求比较低,所以,我们一边也在注册一些公司,同时,也在向别人购买一些材料,进行店铺大量注册,欧洲站方面,因为对账号有KYC的要求,我们用的基本都是自己注册的营业执照信息,一时间,我们的账号增加到了10个。
亚马逊平台有接触这个行业的多少了解一些,尤其在莆田、广州那边,很多都是闷声发大财,创造了无数草根到千万的富翁,深圳那边居多。年是一个快乐大丰收之年,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统计了一下,刨除人工、广告、物流、仓储、场地、黑科技、软件等成本费用,大概创收了W的利润,其中仿牌占据了70%左右的创收。每个人可以分差不多W左右,但他们一致认为我比较辛苦,多劳多得,给了我W,我也接受了,小表弟和大堂哥各占W。大家心情都很愉悦,按照堂哥的原话说:我原先都在工地上,大半辈子都没有赚过大钱,现在也实现鲤鱼跃龙门了;而小表弟则说:回家都是面子十足,感觉走路都带风等。
④.滑铁卢之年
年的成功和收获,让我们信心百倍,战力十足,春节过后,我们直接把年的目标定位万,初三过后,我们三个就回到了公司,像上膛的子弹一样,蓄势待发。
互联网经济,是一个快餐式经济模式,突幻风云,瞬息万变。在这一年,我们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年起,是一个大起大落的滑铁卢之年,如同一阵秋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失败的步伐在逼近速卖通平台早在年5月就开始上线,经过5年多的发展,平台已经非常成熟,聚集了大量的卖家。平台成熟了,阿里下一步的计划必然是解决“规范化”的问题。之前的几年,太多的卖家通过速卖通平台暴富,同时也给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收益佣金,但马云携带速卖通在海外上市后,直接面临着“知识产权”的问题。海外的国情和国内不一样,他们知识产权的意识根深蒂固,尤其在欧洲,深入人心,保护力度也很大,不像国内,遍地是仿品,司空见惯的事情。
速卖通平台到了发展中期,年速卖通大刀阔斧地改革,走“品牌化”路线,提出了“品牌出海,保驾护航”的口号,于是,门槛开始高起来了,入驻账号要求提供:“企业资质”+“品牌”,要求有公司和自己的品牌(或者授权品牌),同时,采用类目入驻机制,每个类目入驻年费基本为1万块一年,有的比较贵,假发那些类目直接关闭招商,店小二根据公司的实力,采用定向邀约,入驻费高达60W。因为在海外上市,谋求海外的市场,多年来多次“古驰”侵权案件风波,让速卖通被美国商务部加入了“黑名单”一阵子,平台开始对“仿牌”进行全面封杀,一经发现,直接做封店处理、冻结余额、不退还年费。
不幸的是我们的“批量”计划开始夭折了,同时,很多靠仿牌的卖家也在这个平台上失去了生存空间。中间,虽然我们也尝试了很多办法,比如PS图片、暗跳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602.html